首页
归档
分类
标签
软件
关于
链接
订阅
代码
类库大魔王的挖井日记
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
All Stories
wxWidgets项目中接管未处理异常
wxWidgets本身支持对未处理异常引起崩溃的拦截和后续处理,从它的官方文档中可以看到,只要在wxApp::OnInit()中调用::wxHandleFatalExceptions(true);然后覆盖wxApp::OnFatalException函数,可以比如遍历当前进程的堆栈什么的。 还有种处理这种未处理异常的方法是在程序启动时(一般就是在wxApp::OnInit()中)动态装入exchndl.dll文件,接下来该dll会自动拦截未处理异常,并在崩溃的时候自动在exe文件所在目录生成一个与exe文件同名的.rpt文件,里面以纯文本记录了进程上下文等现场信息。exchndl.dll可以在这里找到,可以看到其实它是配合一个叫Dr MinGW的现场调试器使用的,这是MinGW的方案。 如果是用MSVC编译器,那么有更好的方案,那便是google breakpad,它实现了Windows、Mac OS X、Linux等多个平台的dump,并且除了未处理异常,在MSVC2005之后的编译器中还包括了纯虚函数调用和CRT函数调用参数错误的捕获,另外提供了文件上传等服务,具体的编译部署可以参考这篇还有这篇文章,不过我的实际使用gyp经验是,应该在breakpad的gyp所在目录开始运行python.exe yourpath/gyp --no-circular-check breakpad_client.gyp,不然会报递归溢出。之后就只要在程序运行范围内创建个google_breakpad::ExceptionHandler对象就可以了,它有各种选项,提供了很多功能,可以通过阅读google breakpad的源代码获得详细信息。 值得说的是,这两种接管未处理异常的方案可以同时使用,但就我个人意见是,如果是用了MSVC编译器,配合PDB文件进行dump文件分析得到的信息已经足够了。 最后提一下另一种拦截未处理异常的方法。除在前面提到两种方法外,e使用了另一种方法,它没有在wxApp::OnInit添加任何代码,而是自己添加了一个WinMain函数,是的,MS官方文档给出的Windows程序的入口,在该函数中调用::wxEntry即可,在该函数后面添加IMPLEMENT_APP_NO_MAIN(CXXXApp)而不是平常用的IMPLEMENT_APP(CXXXApp)。这时,WinMain中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比如e是自己写了__try{}__except(){},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用google breakpad或者exchndl.dll什么的。
互不兼容的Luabind/SWIG/wxLua
今天开始整理代码,突然又觉得现在嵌入Lua的方法实在太丑陋了。 为了连接C++和Lua,我用了Luabind、SWIG和wxLua。而主要问题在于这三者在映射C++的自定义类型时对同一个C++类型做出了不同的映射,所以不能互相兼容使用。 最早决定是引入wxLua的,因为一开始是确定用wxWidgets框架,并嵌入Lua做扩展,于是必然的Lua会要操作wxWidgets的类型,同时Lua扩展也会需要有一些界面需要画。但实际上,当时没搞清楚使用wxLua到底能不能满足这些需要。而经过真正使用后,才知道wxLua中的类型并不能直接用于让嵌入的Lua解释器来映射到宿主程序中的wxWidgets的类型。于是现在的状况是,wxLua和宿主程序的wxWidgets是互不相干地使用着。wxLua仍然用于画些对话框,做些文件IO之类的操作。宿主程序的wxWidgets组件却是由Luabind和SWIG来实现粘合的。 使用SWIG,是由于要在Lua中操作wxScintilla类型,而Scintilla有几千个常量,然后自己又定义了一堆方法,于是用SWIG感觉是顺理成章的。 而使用Luabind,只是觉得它的call方法很方便,基本可以做到无视函数参数个数和参数类型从C++调用Lua函数。只是马上发现,通过Luabind来调用Lua函数时,把C++对象传递过去时,即使时实际上的同一个C++对象,在Lua中表示的类型却是Luabind中的一份,跟SWIG中注册的类型全无关系,跟wxLua中的也全无关系,比如说一个wxString,三个工具/库,有三种表达方式,互不兼容。 于是我就觉得很丑陋了。突然就有种冲动,自己实现那么一套东西,应该是集合了SWIG和Luabind、wxLua的特点,却又能互相通用。也就是说,有工具可以自动扫描C++声明,生成胶水代码,又有库,可以自由绑定C++类型,同时又提供对wxWidgets,甚至Qt和Gtk+的绑定。其实说起来这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只要修改一下SWIG生成代码的方式,以Luabind的方式生成胶水代码就可以,而wxLua则也以Luabind进行绑定,这样应该就是我想要的那套东西了吧。
Qt Creator插件工作流程代码走读
Qt Creator有个很风骚的插件管理器PluginManager,还有个很骚包的插件说明PluginSpec。基本上,所有的Qt程序的入口都是传统的C程序一样,代码流程从main()函数开始。 在main()中,先初始化用于国际化的translator,然后获取程序配置settings,接着就在栈上创建了PluginManager对象,之后为PluginManager设置搜索用的文件扩展名pluginspec,设置配置,再设置插件搜索路径。 设置好插件搜索路径后,PluginManager会从配置中读出被忽略的插件列表和需要强制使能的插件列表,然后开始在插件搜索路径中查找*.pluginspec文件,这类文件中记录了插件的名称,版本号,依赖插件等信息。找出所有.pluginspec文件后,就检查一下每个插件所依赖的插件的名称和版本号信息是否匹配。 接着再返回main()中,找出Core插件,该插件是整个Qt Creator的主框架,甚至实现了主窗口。如果Core插件有问题,Qt Creator就会打印出错信息后主动退出。 最后便是调用PluginManager::loadPlugins()载入所有插件。loadPlugins()首先调用PluginManager::loadQueue()以确定插件载入的先后顺序,该过程做了两件事,一是检测是否存在循环依赖的情况,这里用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将当前的插件放入一个队列中,然后检测它所依赖的插件的依赖插件,如果新检查的插件所依赖的插件在队列中,那么说明存在循环依赖。另一件事便是安排载入顺序,同一个函数内通过递归,先递推将最被依赖的插件放入队列,然后回归将最后的插件放入队列,这样生成的便是解决了载入顺序问题的队列。得到载入顺序的队列后,便依次调用PluginSpec的loadPlugin()方法,这里它将插件状态定义为Invalid、Read、Resolved、Loaded、Initialized、Running、Stopped、Deleted共8种,loadPlugin()方法根据传入的要求的状态,进行相应的操作。Loaded时通过Qt本身支持的插件机制,装入动态链接库,之后是Initialized状态,调用每个插件的initializePlugin()方法,最后是Running状态,调用每个插件的initializeExtensions()方法。其中initializePlugin()和initializeExtensions()并没有多少区别,调用的时机也是挨着的,中间没有其他的操作。一般可以简单地这样区分,initializePlugin()中完成最最基本的插件初始化工作,包括创建插件内部的一些对象等,而initializeExtensions()中则完成那些内部对象的初始化工作。当然也可以不用严格遵守这种规则。 到此为止,整个Qt Creator就运行起来了,消息循环启动后,用户就可以进行操作了。
Code::Blocks插件工作流程代码走读
在app::OnInit()中,插件管理器先设置了一个安全模式,安全模式只是影响后续插件是否被激活。 在MainFrame的构造函数中,调用MainFrame::ScanForPlugins(),该函数根据配置又调用插件管理器PluginManager中的方法ScanForPlugins()扫描指定目录下的文件,该方法在指定的目录下查找dll(Windows系统)或so文件(UNIX系统),同时,需要确认当前是否以BatchBuild模式运行。所谓BatchBuild模式,可以这样理解,Code::Blocks启动后只是用于编译工程,不进行其他诸如代码编写之类的操作,所以除了编译器插件,其他的插件都不需要载入。每找到一个dll或so文件,PluginManager又会去找同名的zip文件,从zip文件中提取出manifest,manifest文件中保存了插件相关的版本号,作者,联系方式等无关紧要的信息。之后PluginManager::LoadPlugin()方法被调用,在该方法中实现了系统层面的动态链接库load并创建插件实例对象的工作。而且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dll文件中可以有多个插件,PluginManager会依次将该dll中所有插件都创建实例对象。 接着MainFrame::ScanForPlugins()又调用PluginManager::LoadAllPlugins()方法,这个方法做的事情跟它的名字有点不对应,因为照我们传统的理解,之前PluginManager::LoadPlugin()已经完成了插件载入的工作。而这个LoadAllPlugins()方法只是调用了每个插件的Attach()方法,该方法做的事情可以归类为插件初始化工作,每个插件都可以有自己的独立的OnAttach()方法被PluginManager间接调用。并且每个插件类都从wxEvtHandler继承下来,可以让自己处理一些事件,比如响应菜单项点击或工具栏按钮点击等等。在Attach()中会将自己这个新创建的实例对象插入到MainFrame的event handler chain中,这样才能将事件响应流向插件实例对象。实际上Attach()就做的有意义的事只有使能了事件处理响应。 最后,便是做些插件在界面上的处理。比如在创建主菜单时,会让有需要的插件自己添加菜单项,并绑定事件处理函数。到此为止,插件就基本上可算是能正常工作了。
关于插件机制的补充
首先,之前我说过,现在的CodeLite没有一个很大的包罗万象的dll了,这个说法不是很准确了。因为确实仍然有一个叫libcodeliteu.dll的文件,只不过里面包含的内容确实不介Code::Blocks的那个dll是包含了完整的几乎所有的功能,而是只包含了一些跟IDE业务关系不大,却是比较底层而又基础的通用功能。 其次,CodeLite的插件使用C链接的方式导出几个知名函数,用于创建插件对象,查询插件信息等。而Code::Blocks的插件则不然,它们没有这样的知名函数,而只是从几个规定的插件基类中选择一个进行派生,而这个派生类又声明成dll导出,同时,又在定义插件的cpp开头处定义一个全局对象,用于注册本插件。该全局变量接受两个参数,分别是字符串类型的插件名字,以及泛型的插件类类型(也就是说,是个模板参数)。注册插件的那个全局对象保存了插件类类型,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生成一个插件对象。所以这样可以省掉那几个知名函数,代价是需要导出插件类,容易暴露过多实现细节。感觉CodeLite的方法比较传统,但应该适用于多种编译器,而Code::Blocks的方法就Quick & Dirty一点,跟C++编译器的绑定就比较紧密了。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讲,我倾向于CodeLite的方案,从项目进展的角度讲,我倾向于Code::Blocks的方案。 最后提一下,Qt Creator的插件也没有知名函数,但具体是怎么载入的,我还没仔细看过。Qt Creator的插件拥有多种状态,这点太完备了。
Qt Creator插件机制简单分析
Qt Creator的插件机制比起CodeLite和Code::Blocks来要强大得多。每个插件至少有一个dll文件(以Windows平台为例),还有一个必须的.pluginspec文件。插件的基本信息在.pluginspec文件中描述,包括插件的名称、版本、版权、作者、基本信息、分类、网站等,最重要的一点是有依赖的插件信息。支持插件依赖可以获取得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能力,这点CodeLite和Code::Blocks都没做到,因为单靠一个动态链接库很难实现这种依赖关系的描述。 插件的实现同CodeLite和Code::Blocks类似,都放在dll中,但它的实现有点像是糅合了两者的作法,但又有所改进。Qt Creator应用程序本身的exe基本上只是实现了一个插件管理器,其他的IDE相关的业务逻辑全是由插件实现,甚至于主窗口也是放在一个叫Core的插件中实现。Qt Creator又定义了一组组的接口让插件实现,这点看来跟CodeLite比较像;但是它又基本上将接口的实现,至少是头文件全暴露了,插件在实现这些接口的时候可以直接调用它依赖的插件的服务,而不是通过接口调用,这点上看又有点像Code::Blocks的做法,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暴露过多信息的做法,尤其是如果作为一个商业项目,应该尽量少地提供各种内部信息,当然Qt Creator本身作为一个开源项目,大概在这方面就比较随意了,如果全部用接口的形式交互的话,大概工作量会增多,跟实现一遍COM差不多了。 另外说一下,Qt提供了几个宏,用于定义插件类和使用插件,而且Qt框架本身的一部分特性也是通过这种插件机制实现的。只不过这种支持实在太过简陋,只能说了胜于无吧。
CodeLite/Code::Blocks插件机制简单分析
昨天查看了一下CodeLite和Code::Blocks的源代码,了解了一下它们的插件机制的实现情况,还是非常简单的。 CodeLite宿主程序是一个单独的exe文件(Windows平台下),插件都是单独的dll文件。宿主程序首先声明了一组接口,这组接口定义了宿主程序可以提供给插件使用的各种服务,比如访问当前编辑器等,然后宿主程序实现这组接口。接着再声明一组接口,这组接口需要每个插件都提供自己的实现,另外,插件还需要提供几个dll标准的导出函数,用于查询插件的基本信息,比如返回版本号,返回接口创建后的实例等,这跟Windows的COM很像,只不过COM规范更完善得多。插件要实现的接口包括在菜单中添加自己的菜单项,添加工具栏等。CodeLite启动后,扫描文件夹,取出各个插件dll,查询出接口实例指针,调用插件实现的接口,并将宿主程序自己实现的服务接口指针传递给插件,这样插件就可以反过来访问宿主中的数据。 Code::Blocks的实现跟CodeLite差别不大。Code::Blocks的宿主程序是一个很小的exe文件加一个很大的dll文件,所有的核心功能都在dll中实现,exe只是一个外壳。插件实现跟CodeLite类似,都是dll,区别在于Code::Blocks定义的插件接口类型有好几种,比如普通插件,编译套件插件,调试器插件等等,另外的区别就是,由于Code::Blocks宿主并没有采用接口的形式提供服务,而是将服务封装在核心dll中,所以插件要访问核心服务都是通过链接这个核心dll来实现的。 从开发者的角度看,Code::Blocks需要的代码量相对小一点,因为少了宿主接口声明,以及接口实现的衔接部分。但CodeLite的接口形式提供服务封装性更好一点,更类型无关。Code::Blocks的插件开发需要核心dll的那些头文件以及链接库文件,这难免有种暴露了过多细节的嫌疑,而CodeLite则只需要接口声明就行了。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使用CodeLite的方案。
使用qmake转换工程文件
原本用Qt Creator生成工程文件.pro,然后通过qmake -spec macx-xcode xxx.pro可以生成Xcode可用的工程文件,但是说实话Xcode还是用得不习惯,至少我常常用的在class中声明一个函数后,用Visual Assist X可以在右键菜单中直接将其在cpp文件中生成函数框架,但Xcode中还要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进去,而且这个过程中输入类名都没有自动完成了。当然整个的编辑功能上,Xcode已经比Qt Creator强出太多了。 今天有人跟说我了下同样可以转换成VC的工程文件的,只是多了个参数,要这样用qmake -spec win32-msvc2008 -t vcapp xxx.pro,这样就可以生成.vcproj文件了,自己创建个空的解决方案就行了。注意在用qmake前,先在PATH中设置好Qt的bin目录路径,然后运行一下vsvars32.bat,这样qmake就能把所有东西都设置好了,用VS2008打开后是可以直接编译链接的。这样就可以在VS2008中编码调试了,赞!
给N73换新键盘
我的N73是2007年6月买的,由于一直把它装在一个硬质小挎包里,从去年开始,键盘上的按键就开始一个一个掉落了,最开始是5,最中心的一个,然后沿着这个5把4,7,8,*,0都掉了,今年5月买了个5230后,就让N73光荣退役了。 从上海回来后,就一直把N73丢在书柜上,前天突发奇想,在淘宝搜索了一下,果然有N73的键盘卖,想去年去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市场找了半天都没找到。于是马上订了一块,定价20,快递6块,从广东寄过来。今天早上有电话打来,是申通快递,说是我填的那个地址他们不送到,要我自己去取,好远的,一直在汽车西站再过去几百米的地方。自己开车都20多分钟,不过倒是通过电话指引找到他们的分拣处了。 拿回来后,照网上的拆机视频,用一张硬质的卡,可以是各种商家的VIP卡,也可以是IC卡或银行卡,将前面的面板拆下,把新键盘装回去,再将面板盖回去,哈哈,又跟新的一样啦!就给我妈用吧,原来她在用的那个Nokia不知道什么型号的电池鼓起来了,不好再用了。
« Pre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Next »
发现
→
imported from CSDN (124)
Film & ACG (15)
Water (170)
Shareware (151)
Software (140)
Plugin Framework (28)
lookfor (36)
CPPOOPGPXP (87)
Lua,Script (51)
Be Old (15)
Job (186)
mm (48)
Emulator (3)
Execise Outdoor (13)
gfw (10)
Reading (20)
Driving (16)
Mobile (15)
wxWidgets (29)
WIND (14)
PSP NDS (2)
CodingStudio (44)
Cryptography (2)
Editor,IDE (6)
TeX (1)
Life (84)
Technic (6)
Qt (29)
SNS (35)
Ninayan (35)
GUI Framework (1)
KarenMeu (1)
Kindle (3)
Coding (16)
Startup (6)
network (16)
Go (10)
idea (1)
os (2)
iOS (1)
Cloud (1)
device (2)
embed (6)
gochess (1)
Router (3)
blog (7)
cmake (2)
Network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