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Stories

收到Intel寄来的书了

  几天前突然想起Intel似乎是在网上可以直接申请指令手册的,大学的时候就申请过,不过都没看直接在毕业离校看给一个老乡师弟了。现在想起来可能会搞点跟汇编、CPU、指令集相关的东东,所以又想弄一套来。  先在Intel的网站上找了一下,没找到相关的链接,于是google一下,还真能搜出来,以前可以直接在网站上填张表格就申请好了,现在是只能发邮件。于是照着示例写了个邮件,马上就有一封回信了,大致意思说是申请已经提交了,等fedex寄出后,还会发个邮件。结果等了好几天都没什么邮件,还以为中途出问题了。又等了几天,收到一个邮件说7月7日就已经寄出了,但我去fedex的网站上却查询不到。  今天公司里,收到一封邮件,说我有快递,我猜也就只可能是这书了,跑去投递中心一看,果然是,好大一箱,比上次的还大,有点儿重。回家拆开看看,每本都是厚厚的,但重量却比想像的要轻不少,都是一棵棵的大树啊!  估计我还是不会怎么去看的吧!

钱就是这样花掉的

  平常经常抱怨,怎么也不见买什么东西了,怎么工作几年了还是没攒下钱来,真是太奇怪了。其实仔细算算,每笔钱的去向都是有据可查的,只不过我没有记账的习惯,更谈不上理财了,因此就有了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可悲下场。  今天又跑去华强北一趟,已经计划很久了要去买些平常穿的衣服和鞋子。照例没吃早饭,结果看小说看到连中饭的时间也过了,后来实在心里记挂得厉害,就随便收拾了一下便坐车到了华强北。  先跑去KFC里,吃掉¥36.5。  然后去红利多看键盘,家里那套微软的无线套装,键盘用得很不舒服,现在天热了,手放在本本上也觉得烫,所以也筹划了几个星期了想换个好点的外接键盘。红利多也没有多少可选择的余地,当初我曾还想过去万商那些小铺子里买个二三十的就行了,结果同事说还是得买个好点的像微软、罗技的,说实话,有了之前的经验教训,短期内我是不会再买微软的了,感觉性价比太低,而罗技的,从大学起,就一直没多少好感,尽管这牌子的键盘鼠标确实做得挺火的。最后选了个LaVIEW,以前没用过,因为我其实只买过3次键盘,第一次是装第一台电脑时一起配的,大概就是30块钱的,不记得什么牌子了一直用得挺好的,直到大四时电脑搬回家,因为想减轻点分量,就把键盘丢下了,到了老家又买了个新的USB接口的,现在也不记得什么牌子了,因为本来就很少回家,所以用得少,印象极其不深刻,也不记得多少钱了,应该也不会超过100块吧,再后来就是在这里给本本买的微软无线套装了,除了无线这个看起来牛B哄哄的特性外,实在找不出它其他的优点了。今天买键盘,主要看手感和外观两方面,最后以129块的价格买了一个超薄的,手感跟本本键盘类似。  买了键盘就去茂业买衣服。先到adidas买鞋,我也算是龙浩的比较忠实的客户了,每次买鞋首先想到的就是ad、puma之类的。随便挑了双很轻看起来很透气的运动鞋,打了8折还要576块。接着去买衣服,去杰克琼斯看看,好多人,因为在打5折,于是买了件T恤,也要124.5元。  采购完毕,回家,看看也很不起眼的几样东西,除掉路费不算,今天下午就是860多花出去了。钱就是这样花掉的!

郁闷,成质量部的人了

  睡得少,白天果然很吃力,这是已经亲身验证过无数遍了。  本来想着是上午给个新的编译版本让他们测试一下,结果发现,一个最最最基本的功能都不能用,直接弹出消息框。其实是COM接口抛了个异常,虽然我没有用try...catch来处理,但最后还是被我挂接的未处理异常过滤函数捕获到了,弹出个没有内容的消息框。  于是下午调了近2个小时来定位哪里出的错,因为我自己的电脑上无论怎么样都是正常的,而别人的电脑上无论怎么样都是不正常的。猜了几次,最后想到一个地方,Excel中的CShapes::SelectAll方法,不知道哪里吃错药了,只要一调用该方法,它就抛个异常出来,倒是可以用try...catch捕获到,但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我不知道这为什么错了,我以为这就是最正确的用法。  冥思苦想了1个小时,毫无进展,于是上楼去找老大诉苦,我当然不会指望老大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而只是想让老大知道我很郁闷很痛苦。  再回到座位上,照老大说的,把自己的进展,遇到的困难写邮件抄送给所有相关人,这样至少让他们自己我还是在干活的。一直到下班的时间,质量部负责这事的人跑来跟我说,这二三四季度的绩效考评放到质量部来做了,我彻底郁闷了,成质量部的人了!不要逼我啊!

crash report

  以前对这方面没有多少关注,只是偶然看到LuaEdit用了个叫madExcept的库,可以让Delphi程序在运行时如果崩溃了弹出个看起来比较牛的对话框,显示一些当前进程和当前系统的相关信息,并可以让用户选择是否将这份报告通过email发送回开发者。当时很好奇这是怎么做到的,很希望在自己的程序中也集成进这个功能,但很遗憾地发现,这个库只适用于Delphi,而我偏偏就不是用Delphi的。  后来,偶然,没错,以是偶然,看到公司网上有人说FileZilla有一部分这种代码,于是找来看了看,才大致了解了基本原理,并直接把这段代码抠出来用在了项目中,但到目前为了,这个功能虽然加进去了,却还没有发挥实际的功用。因为这段代码针对使用VC编译的程序会生成一个dump文件,该文件需要配合编译时的源代码以及编译器生成的pdb文件协同工作才会有实际用途,而我们的项目没有一个良好的机制把各个发布版本配套的源代码和pdb文件归档。  这些天看了《软件调试》,稍微了解了Windows的错误报告机制,觉得这是一种能很好改善用户体验,帮助开发团队改进软件的方法。  前段时间读Code::Blocks和CodeLite的源代码时,发现在Windows平台下编译时它们都动态装入了一个叫exchndl.dll的动态链接库,却只是装入,没做其他任何事情。根据代码注释中的只言片语,加上后来去down了Dr.mingw的源代码,发现这个dll就是做了捕获未处理异常,生成报告的工作。  于是,我就有了现在这个想法,也许这个想法就是微软的错误报告机制的简装版。首先,确定这套机制由三大部件协同完成:1、未处理异常捕获;2、反馈崩溃信息;3、分析处理崩溃信息。在具体实现时,可按这三部分分别处理,未处理异常捕获,就像exchndl.dll一样,只需要提供一个dll,应用程序只需要装入后,什么也不用管了;反馈崩溃信息,可以另外再写个客户端,将报告信息(文件)传送给服务器端;分析处理崩溃信息,也就放在服务器端了,可以自动作些简单的分析(像WinDBG那样的,配合对应的源代码和pdb,可以找到引起崩溃的代码行),根据这代码行,可以给用户显示个html页面,说明一下崩溃原因等等,当然这需要一定的人工介入,而且也是三部分中最复杂的。这些工作都可以通过微软提供的技术来实现,但还是有不小的工作量,比如像WinDBG那样结合pdb和源代码分析dump文件,这都是调试器的一部分功能了,另外再显示html页面,肯定是需要有先例通过人工编制一个页面。  而且这套机制似乎有个最大的不足,是只适用于VC编译的程序。也许其他的编译套件(Borland、DigitalMars、OpenWatcom、Intel……)也提供了类似的机制,但可能没有VC的完善,不需要人工分析即可定位到源代码行,这是何等方便啊!

CodeLite源码阅读

  今天看了一段CodeLite的源代码,很小一段,从app开始看,到Frame。因为想学习使用wxWidgets,阅读现成产品的代码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我并不知道到底有哪些程序是用wxWidgets的,到目前为止了解到的有FileZilla和Code::Blocks,以及这个CodeLite。  学习的主要目标是掌握如何创建各种类型的窗体,如果为窗体设置消息响应。如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比较快速熟练地解决这两个问题,那么基本上可以认为算是会用这个库了。  wxWidgets的处理形式跟MFC比较相似,都是有一个app类,代表当前程序,然后有frame类,表示主窗体,在frame类中再衍生出菜单、工具栏、状态栏等元素,也包括其他一些子窗体,比如CodeLite中,用到各种Pane,这些Pane通过wxAuiManager来管理,可在主窗体上依靠,或脱离主窗体浮动在外。CodeLite和Code::Blocks都用标签页(Tab)的形式作为主界面,也用标签页的形式做Pane,但两者在实现标签页时略有区别。Code::Blocks用了wxFlatNoteBook这个组件,而CodeLite则似乎是自己创建的一种组件,该组件将标签页头和页内容分成两个wxPanel来实现,标签页头部分又在这个wxPanel上使用Tab来展现出页头的效果。这样的好处是标签页头相比wxFlatNoteBook有更多的可控制选项,坏处则是需要自己写不少代码。  现在我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还是没有完全搞明白,这个界面是怎么创建起来的,一旦这个框架建立起来了,那剩下的业务逻辑部分都是比较清晰明了的,至少知道大方向上应该怎么走了。

《C++网络编程》

  心血来潮地翻出照例买来即束之高阁的《C++网络编程》,尘封不止一年了,只记得还是在测试组时买的,而且确实连目录和序都没看过,汗!  这次也是因为项目里用到了ACE,看了一点《ACE程序员指南》(所谓的红宝书)中关于reactor中的一点内容,似乎勉勉强强可以凑出一个能用的系统了。才偶然想起,仅有的3本讲述ACE的翻译成中文的书我都有了。拿出这卷1和卷2,发现封面都泛黄了,这日子过得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不负责任地说一句,这两卷《C++网络编程》其实是套讲设计的书。书中以网络编程这个话题为目标,用C++这把究极神兵,辅以设计模式这高等心法,大刀阔斧地讲述怎样设计,为什么这样设计,最后凝结成ACE这套演示成果。  所以在我看来,这两卷最终成为学习使用ACE的入门及进阶的参考书籍,这样的效果只能说是原本功能的副作用而已。

《软件调试》

  从china-pub上买了本《软件调试》,厚达1000多页的大砖头。开始拿到的前面有8页是空白,到china-pub上去说了一下,该书的责任编辑通过email跟我协商,最后又快递了一本正常的过来,我再把有问题的那本快递给她,如此服务质量,也让人称心满意了。  难得原作者用中文写成,这样就可以让我们中文读者第一时间可以读到如此重量级如此深度的精品专著。  该书从CPU(Intel x86系)对软件调试的支持、操作系统(Windows)对软件调试的支持、编译器(MS VC)对软件调试的支持三大方面进行了讲述,中间结合VC、WinDbg等实例进行讲解。  昨天晚上躺在床上,快速地浏览了一遍,让我深深感叹Windows,噢不,应该是微软的强大。微软从操作系统到开发工具,都为软件调试支持了极其强劲而且方便的支持,窥斑见豹,微软做软件是多么认真,多么负责,微软帝国的崛起除了机遇外,其自身实力和不懈努力是起主要作用的。  翻完这本书,我禁不住想自己写一个应用层的调试器,像OllyDbg那样的。粗略想一下,一个调试器需要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反汇编、CPU寄存器读写、内存读写、单步、断点,以及跟系统相关性比较大的装载模块、内存映射、符号信息读取。这些在Windows上绝大部分都有现成的API可以完成了,除了反汇编比较麻烦点(看看IDA Pro做成什么样了,当然动态调试器是不需要这么复杂的),其他的至少从原理上看,是很简单的,困难的是细节。  嗯,WIND Is Not Debuggger……

ACE还算好用

  照着红宝书上讲的,用ACE写了TCP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进行文件传输,代码量真的很少,而且可读性也很好,虽然没经过测试,但我自以为应该不会有多少问题了。  ACE还算好用,呵呵。既然这样,以后就考虑一直用ACE来做这方面的应用了,又能满足我跨平台的需求。  另外,我还是想建一个图形库,像visio/rose那样的功能,也许功能没有那么强大,但是效果就是朝那个方向发展。

引入ACE

  经过小小的思想斗争,最后我终于决定引入ACE,这个颇具盛名的跨平台网络库。犹豫是因为2个原因,一是我本来没有使用ACE的经验,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也没有求助途径,另一是以前在网上看到过有人说ACE跟MFC配合使用时会有内存泄漏的问题。  但是想了想,如果直接使用socket来写的话,开发效率更低,需要编写的代码更多,更容易出错。之前也是用了boost::asio,大概是因为没用好,反正不但代码写得难看,也没有能照预料中的那样正常工作。  同事在一个小程序中使用了ACE,虽然他用的是WTL,却仍然无形中给了我一种鼓舞,最终我还是决定用吧,泄漏就泄漏吧,反正只是个小程序,不会像服务器那样长时间运行的。稍微熟悉了一下reactor的使用方法,还算容易理解。它通过类继承,虚函数覆盖的方式来响应特定的事件。相比boost::asio使用functor回调的机制,更OO一点,而对于我来说,boost::asio可能多了需要对各种对象进行管理的工作。  争取在剩下的两天里,完成点对点文件传输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