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库大魔王
类库大魔王 懒惰,傲慢,以及无耐心

用Beamer作幻灯片后想

  昨天在公司里说到,以后要多作培训,多作交流,这种事情我倒是有点儿兴趣的。培训、交流,那么幻灯片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回来后就开始捣鼓Beamer。
  因为就我了解的用LaTeX做幻灯片就只有PDFScreen和Beamer两种方式,而看过实际效果后,更喜欢Beamer生成的那种。以前也用Beamer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这次我想好好研究一下,可以做出一些比较好看的效果来。
  经过昨晚和今天上午的折腾,基本掌握了一些常用的用法。总的说来,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速度上比较起PowerPoint这种工具慢了不少,但心中还是比较满足的,主要还是熟练程度上的不足,以及缺少良好的工具支持(呃,就是直接拿UltraEdit编辑的)。所以更坚定了我要做一个TeX代码编辑器的想法。
  因为这半年来使用MediaWiki的粗浅经验,让我对TeX的用法有了更多的理解。这所谓的“所想即所得”实在只是为了就对Word之流“所见即所得”才勉强杜撰出来的词汇。在我看来,这个TeX的设计思想,就是典型的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懒散、直接、天马行空。对于几千年来接受着严谨、务实、勤勉思想熏陶的中国人来说,一时间还真有点转不过弯来。在TeX中用这样的描述方式:我把这些文字作为标题,把那些文字作为章节名,还有些其他的就是正文,而至于标题、章节名和正文应该用什么字体,什么大小,什么颜色,什么对齐方式则不是当前我应该关心的事;而我们往往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做法:我把这些文字设置成黑体四号,居中对齐当作标题,那些字是楷体小四,左侧对齐,当作章节名,还有剩下的就宋体五号了,首行缩进两个字符,就是正文该有的格式。
  就这么对比着来看,所见即所得容易催长用户做出花哨的排版,用户放了较多的精力在如何定制排版格式上;而TeX的所想即所得则比较适合于循规蹈矩的排版任务,在排版过程中可以少费脑筋。这也就是我说西方人的懒散、直接、天马行空的原因。由此也更好理解,为什么Nokia的手机里没有树型结构的文件系统,全靠文件名来索引;为什么wiki也是这样只靠文章标题进行检索;为什么国外品牌的PC机硬盘只有一个分区了……

感觉本文不错,不妨小额鼓励我一下!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如果你看不到评论框,说明Disqus被墙了。